最美科研先鋒 | 耀華玻璃董淑娟:開拓創新深耕顏色玻璃數十載 助力增強企業競爭力
來源:發布時間:2023-05-23最美科研先鋒 | 耀華玻璃董淑娟:開拓創新深耕顏色玻璃數十載 助力增強企業競爭力
耀華玻璃 2023-02-22 18:30 發表于河北
編者按:2023年2月21日,中國建材集團官微推送了“最美科研先鋒 | 耀華玻璃董淑娟”的最新事跡,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董淑娟,了解她的科研創新故事。
一種堅持和追求,一種專業和專注
是孜孜不倦,是一絲不茍,是精益求精
是3.8萬名科研工程技術人的工匠精神
他們是中國建材的最美科研先鋒
他們用熱愛書寫中國建材的科技創新故事
董淑娟,現任中國耀華玻璃技術中心副主任、顏色玻璃工作室主任,2021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及秦皇島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2022年獲得凱盛科技集團“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從事浮法玻璃生產與新產品開發工作29年來,她以提質增效為己任,堅守生產一線潛心鉆研,為持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出了貢獻。
聚焦主業,致力開發顏色玻璃新產品
2021年,耀華玻璃整合資源,成立顏色玻璃創新工作室,董淑娟作為顏色玻璃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承擔了“耀華灰”顏色玻璃研發課題。“耀華灰”是具有優良的中性色調,低鐵、低可見光透光率,不同光線下顏色不同,且具有鋼化后變色的功能顏色玻璃。她在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專利,與科研團隊成員經過近3個月循環反復的試驗工作后,2021年5月,經過技術研發團隊和生產團隊的共同努力,新研發的“耀華灰”產品順利通過SGS國際檢測機構認證,符合歐盟RoHS指令2011/65/EU附錄II的修正指令(EU)2015/863的限值要求。“耀華灰”實現了商業化生產,產品進入高端家電玻璃市場,填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空白,成為耀華落實凱盛科技玻璃新材料“3+1”戰略布局的實際行動。
銳意進取,科研成果見成效
董淑娟在玻璃新產品開發、鍍膜新產品開發、顏色與功能性產品開發、提升玻璃質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較好的成效,先后獲得授權專利10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發表玻璃相關專業論文10篇。
她參與負責的《大板寬浮法玻璃生產線薄玻璃生產技術的研發》項目,獲得中國建材集團2020年度技術革新二等獎,凱盛科技2019年度技術革新一等獎;《浮法顏色玻璃微氣泡缺陷的控制》項目獲2018年全國建材行業技術革新三等獎。
立足本職,研發難熔隱私黑玻并實現產業化
根據市場調研,低透黑玻在汽車、家電、電子產品、家裝等方面有較好的應用現狀與前景,董淑娟組織色玻研發人員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專利,經過近三個月循環反復的實驗室工作,前后制樣156個,做出3個不同色料方案、不同色度坐標的實驗室標樣。通過與客戶交流溝通,結合生產線現狀,最終確定4mm玻璃透過率18、紫外透過率<5%、紅外透過率<25%的難熔黑色隱私玻璃P20配方與生產方案。2022年8月蚌埠玻璃5天完成了白玻轉產深灰玻璃,9月底蚌埠凱盛玻璃有限公司進行深灰轉色P20黑玻試產,從投料到收正品實現不到一周時間的快速轉色,難熔黑色隱私玻璃實現規模化生產,產品經特種玻璃檢測中心、SGS檢測均合格,拉引量較最初預期的250t/d提升4%。
協助攻關,突破光熱玻璃光學性能指標瓶頸

針對目前市場認可的光熱玻璃性能指標,董淑娟帶領色玻團隊協助濮陽光材公司從玻璃成分、配方及氧化還原性等方面著手,共同解決了光熱玻璃在可見光與太陽光透過率指標方面的差距瓶頸,成功達到客戶需求標準,為公司實現提質增效做出積極貢獻。
董淑娟團隊還支援君恒藥玻成功完成“抗光敏性藥用中性硼硅玻璃管配方研究及產業化”項目,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創造專利證書。針對一些光敏性藥物存放與使用要求,目前我國高品質抗光敏性中性硼硅玻璃瓶的玻管原材料仍依賴進口,并且價格高、購貨周期長的現象,耀華色玻研發團隊通過研究國際同類產品、查閱資料,實驗室熔料的氧化還原條件與實際生產線氧化還原的差異對比與模擬參數對比,優化確定配方,模擬生產工藝;2022年8月在君恒藥玻的各部門積極配合下,成功生產棕色抗光敏性藥用中性硼硅玻璃管,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成品率能穩定達到60%以上。
在新的歷史機遇下,董淑娟將勇抓機遇、直面挑戰,聚焦“提質”和“增效”,力爭讓普通建筑玻璃發展成為具有行業競爭力的精品,同時她還聚焦技術開發、運用,解決產品中不穩定、難以滲透等技術難題,為產品提升品質提供理論依據,用產品實力掌握市場話語權。